5月8日,歌迷在位于新北市的邓丽君纪念公园参加邓丽君追思会。新华社记者 李建华 摄
新华社台北5月9日电(记者杨晓静、李建华)8日是邓丽君逝世30周年,邓丽君文教基金会组织的追思会当天在位于新北市的邓丽君纪念公园“筠园”举行,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多地的数百位歌迷参加。
成立近50年的香港邓丽君歌迷会,每到她逝世逢五逢十周年都会组织歌迷赴台参加追思活动。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大陆多地歌迷以献花方式表达思念,新加坡、泰国、日本等海外歌迷也通过线上献花寄托哀思。
“君声丽影,岁岁年年”“时光匆匆30载,我只在乎你”……在花圃拼成的音符中央,邓丽君的金色雕像亭亭玉立,被歌迷们送来的鲜花簇拥。
邓丽君祖籍河北邯郸,1953年生于台湾云林,原名邓丽筠,“筠园”由此而来。舞台上的她温婉含俏,歌声温润又充满力量。她的歌声串起两岸民众的记忆,也汇入两岸文化交流的潮流中。
“希望她的歌能一直流传,她的公益事业也能继续下去。”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邓丽君三哥邓长富说,当天参加音乐表演的“亲爱爱乐”乐团成员都是基金会资助的“深山里的孩子”。
邓丽君仿佛“从未离去”。一代又一代歌手翻唱她的经典歌曲,科技力量更让她的形象“重生”。近十年,借助全息投影与AI虚拟技术,“邓丽君”已在台北、云林、上海、南京和海外多座城市献唱。
“歌迷们用各种技术让她‘复活’,一颦一笑,非常逼真。”邓长富透露,邓丽君逝世30周年纪念演唱会将于今年10月在她的逝世地泰国举办,此外还计划明年在澳门举办一场借助最新技术复原邓丽君形象的演唱会。
邓长富还介绍,位于河北邯郸的邓丽君艺术中心正在进行技术更新,会补充更多展品,“大部分是她的遗物,分批从台北、香港等地运到邯郸”。目前,艺术中心有邓丽君发行过的录音带、唱片以及衣服、首饰、生活用品等。
5月8日,歌迷在位于新北市的邓丽君纪念公园参加邓丽君追思会。新华社记者 李建华 摄
邯郸是邓丽君父亲的故乡,因母亲是山东人,邓丽君也能说山东话,还通晓闽南话、广东话、上海话等多种方言,爱唱上海老歌,还能驾驭黄梅戏曲调。
“她很为中华文化骄傲,也想让更多人认识中华文化。”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执行长、邓丽君侄女邓永佳说,在日本发展时,只要演唱会情况允许,邓丽君都会准备至少一套旗袍,演唱至少一首中文歌曲。
1983年,正值事业巅峰的邓丽君,亲自参与策划了一张收录十二首宋词名作的音乐专辑,每首作品均配有她亲自录制的诗词解说,包括那首经典的《但愿人长久》。
专辑开篇介绍中,身着古装的邓丽君娓娓道来:希望能“唱出一些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声音”,“也为传统文化尽一点微薄的力量”。